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遵循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國高校的特色,也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十分關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以來在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會、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多次作出重要講話,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一系列高瞻遠矚的新思想新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深入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調研指導,并與青年學生親切座談,多次給青年學生寄語、回信,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今年疫情期間,總書記專門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勉勵青年一代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思想“導航圖”和行動“指南針”。
“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綱領性文件,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教育部和相關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高校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在完善頂層設計方面,制定《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等一系列文件,對高校思政工作進行了統籌性規劃、制度化安排。
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舉措
強化思想引領,扎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組織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開展“我們都是收信人”全國高校學習交流網絡“@大接龍”等主題教育活動,組建優秀師生理論宣講團,常態化開展“網絡巡禮、校園巡講”活動,推動高校學生學習教育全覆蓋。
匯聚各方合力,會同中組部、中宣部深化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上講臺,十九大以來,各?。▍^、市)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講臺作報告已形成制度性安排。2019年,會同國資委開展“國企領導上講臺、國企骨干擔任校外輔導員”,推動50位國企領導進高校講授100場公開課,遴選100名央企骨干擔任校外輔導員,幫助學生了解國情、黨情、世情、企情。聯合中宣部等七部委開展“奮斗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工作,形成校內校外育人工作聯動的長效機制,引領廣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會同團中央推動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改革,強化黨對學生組織領導的具體化。各地各高校黨委聚焦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載體、挖掘教育資源、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提升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取得了顯著育人成效。
聚焦重點難點,深入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持續推動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實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創優行動”,開展“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推動黨建和思政工作納入“雙一流”建設、政治巡視、領導班子考核、干部述職評議,切實把“軟指標”變成“硬約束”。
營造良好氛圍,舉辦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傳播網絡正能量,唱響網上好聲音。結合黨的十九大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大型參觀、報告、觀影等活動,深入體會非凡成就。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引導百萬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開展“青春告白祖國”工作,匯聚形成“千校萬場大告白”的生動局面,成為了大學校園最靚麗的風景線。
扎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隨著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悄然打響,教育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戰時方法、戰時機制全力做好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組織生活不斷線、立德樹人不停擺、服務關愛不缺席、陣地管理不放松,有效凝聚3300余萬高校師生同心戰“疫”,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同時,疫情防控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尤其是大學生而言,是一次難忘的人生體驗,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機會。教育部部署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和制度自信教育。實施“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高?;鶎狱h組織行動,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團結凝聚師生員工投入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疫情暴發以來,教育系統實現“嚴防擴散、嚴防暴發,確保一方凈土、確保生命安全”的目標,有力支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大局。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取得新發展。一是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更加有力。高校普遍修訂黨委全委會、常委會、校長辦公會等制度,規范院系黨組織會、黨政聯席會決策制度,強化對學術組織、群團組織的政治領導,從體制機制、基層基礎、關鍵環節上保證黨的全面領導有機貫穿融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立德樹人、事業發展全過程。綜合調查表明,99.1%的學生贊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二是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顯著提高。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要求高校黨委做到“4個過硬”,院(系)黨組織做到“5個到位”,基層黨支部做到“7個有力”。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目前已開展兩批共培育創建黨建工作示范高校20個、標桿院系199個、樣板支部1655個,輻射帶動黨支部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整體提升。目前,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從2018年底的68%上升到2019年底的82%,其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普遍達到95%以上。組織開展全國高?;鶎狱h支部書記網絡示范培訓,實現全國民辦高校黨支部書記培訓全覆蓋。三是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得到保證。堅持十六字總要求,將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納入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指導高校普遍采取“兩級黨校、三次培訓”等方式,抓好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有力促進了發展黨員好中選好、優中選優。問卷調查顯示,88.8%的學生認為,新發展的大學生黨員質量“好”或“較好”,93.6%的非黨員學生認為,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能充分發揮”或“基本能夠發揮”。
2.思想政治工作呈現新氣象。一是“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蛾P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從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安全穩定、隊伍建設、評估督導等七個方面,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在8個省區市、25所高校、92個院系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打造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三駕馬車”為引領的校園網絡新媒體傳播矩陣,全面建立省級高校網絡思政中心,形成“全國—省級—高?!比壘W絡思政體系。調查顯示,廣大師生“四個自信”十分高昂。99.4%的教師、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8.7%的教師、98.3%的學生認同“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99.5%的教師、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99.2%的教師、98.9%的學生認同“中華民族一定能創造新的文化輝煌”。二是形勢政策教育更精準。緊緊圍繞學生最為關注的當前熱點敏感問題,組織開展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推動領導干部上講臺、國企領導上講臺,講清楚敏感問題的本質,幫助學生澄清認識,堅守正確政治立場。綜合調查顯示,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三是主題教育活動更深入。組織全國高校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暑期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干。在全國高校開展千萬大學生“青春告白祖國”工作,讓3000多萬高校學生發出愛國奮斗自信的時代強音。四是網上文化活動更活躍。連續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深入推進網絡安全意識入腦入心,營造安全上網、依法上網的良好氛圍。舉辦“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等活動,已連續多年千余所高校、數十余萬名師生參與,創作作品累計上百萬件。連續7年開展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培育知網、懂網的校園好網民,參與學生連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