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 今天上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教師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至現今的1732萬人,增長了12.5%,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一是構建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四梁八柱。任友群介紹,教育部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部署開展教師教育五項重點任務和十大行動任務,完善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明確新時代大中小幼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全面建立了覆蓋大中小幼的師德規范體系和違規行為處理制度機制。出臺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文件,激發教師奉獻鄉村教育的內生動力,“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問題得到顯著緩解。
二是夯實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地位。在質量保障上,實施三級五類師范專業認證,全國4000余個師范專業納入一級質量監測,221個師范專業通過第二、三級專業認證。改革實施“國培計劃”,聚焦鄉村教師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中央財政投入110億元,培訓近900萬人次。在提升層次上,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推動64所師范院校完善U-G-S協同育人機制。加大師范教育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師范生和公費師范生生均撥款標準分別提高3000元和5000元。在創新融合上,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實施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引導教師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
三是增強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發展活力。在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方面,28個省份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注冊制度改革試點,年平均認定教師資格人數160萬以上,較“十二五”年增長約37%,近1000萬人次中小學教師參與定期注冊。
在精準實施各類支教項目方面,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選派11萬余名教師、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選派1萬名教師、銀齡講學計劃招募近1萬名退休教師、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首批遴選140余名退休教授、副教授開展支教支研?!疤貚徲媱潯崩塾嬚衅?2萬名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在持續優化教師管理機制方面,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穩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改革,設置正高級職稱,啟動“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四是提升了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地位待遇。在教師工資保障方面,持續推動各地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實現中西部22個省份725個連片特困地區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覆蓋,惠及8萬多所鄉村學校近127萬名鄉村教師。在中央獎補政策的示范帶動下,2019年全國有1012個非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在健全教師榮譽表彰制度方面,連續開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尋找最美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評選表彰等活動,在營造教育教學環境方面,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加強督察力度,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底前全部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