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在會上介紹,目前直屬高校定點扶貧的所有貧困縣現已全部脫貧摘帽,廣泛組織發動校內外各方力量,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2億元。
劉昌亞介紹,2012年以來,44所綜合類和理工科為主的直屬高校承擔了4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定點扶貧任務,2019年根據工作需要又新增20所直屬高校參與定點扶貧,加上其余的11所承擔滇西專項扶貧任務的直屬高校,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全面投入脫貧攻堅戰。
他表示,教育部2018年起組織高校簽訂定點扶貧責任書,責任書任務數逐年增加,確保幫扶力度不減。各高校自簽訂定點扶貧責任書以來,廣泛組織發動校內外各方力量,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2億元、引進幫扶資金20.5億元、培訓基層干部14.1萬人、培訓技術人員19.1萬人、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5.25億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2.9億元。
在“推普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累計組織529支高校實踐團隊4851名大學生,到貧困地區開展推普宣傳和培訓活動。
“2020年,各高??朔咔闉那橛绊?,扶貧工作呈現出部署早、行動快、力度大的態勢?!眲⒉齺啽硎?,截至2020年6月30日,64所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直屬高校全面超額完成了責任書各項指標任務,教育部成為首個整體完成責任書任務的牽頭單位,11所承擔滇西專項任務高校也按照部黨組要求如期高質量完成了既定指標任務。
此外,劉昌亞還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繼續堅持直屬高校定點幫扶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舉措、資金支持力度、幫扶工作力量總體穩定。(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