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 歐曉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我本人也曾當過老師,既深知教師責任的重大,也深感教師身份之光榮,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更有深切的感受。
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宏觀綜合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育優先發展。下面,我簡要介紹“十三五”以來開展的工作。
一是優化人才培養環境,讓師范學生成長專心。師范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教育,是教師隊伍的源頭活水。師范教育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隊伍素質高不高、教育事業發展強不強。我委在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中,積極加大對師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并重點加強幼兒教師、特教教師等急需緊缺教師培養,有針對性地彌補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突出短板?!笆濉蔽椅才?8億元支持華東師范大學等38所師范院校,重點加強實踐辦學能力和學科建設,整體提升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辦學水平。同時,積極支持民族地區建設一批教師培訓基地,提升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能力,并在對口支援中將受援地師資力量提升作為考核評價指標,不斷加強民族地區高素質師資培養和輸送工作。
二是優化周轉住房環境,讓鄉村教師居住安心。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農村及貧困地區教師的待遇問題。圍繞推動解決鄉村學校教師“來不了”“留不住”的現實問題,我委持續支持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中央投資超過200億元,支持建設了40多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從高原、山區、牧區等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做起,有力改善了鄉村支教、交流和特崗教師的基本工作生活條件,為他們安心從教解決后顧之憂,也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三是優化教學工作環境,讓廣大教師辦公舒心。學校是傳道授業的場所,是教師工作的陣地?!笆濉逼陂g,我委深入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累計安排990億元,支持一大批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以及“雙一流”高校等各級各類學校建設,顯著改善了我國教育基礎設施。工程實施中,我們將教師辦公樓、教學樓、實驗室等作為重要建設內容,要求項目單位優化建設方案,切實保障教師辦公用房,努力為教師提供更加良好舒心的教學工作環境。
四是優化校企合作環境,讓雙師人才交流放心。為破解校企人才雙向流動壁壘、促進“雙師型”人才培養,“十三五”期間我委安排238億元,支持各地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學校建設了近1000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并同步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實踐機會,為教師自我提升和職業發展創造重要平臺,也加快了教師到企業一線鍛煉提升、企業技術人員到校兼職任教的交流步伐,使廣大教師在校企雙向流動中,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機遇,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們正在深入研究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我們將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教師優先保障,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激勵、資金投入,不斷為廣大教師工作、生活、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