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努力造就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讓每一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踏上新征程。
一、深刻認識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教育領域中,鄉村教育的質量問題是我國教育最大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師是辦好鄉村教育的關鍵,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給他們更多傾斜”。鄉村教師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系統謀劃解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全局高度做出的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和鄉村教育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為教師扎根鄉村學校任教解決后顧之憂,讓廣大青年和鄉村教師切實感受到鄉村教育溫暖、踏實而有尊嚴的未來,對于吸引優秀人才在鄉村學校長期從教、終身從教,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精準施策,持續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發展鄉村教育,幫助每一個鄉村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快樂發展,全面提高鄉村教育發展水平,是整體提升首都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關鍵。北京市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從服務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出發,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對標對表國家政策,緊緊抓住影響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定向發力、精準施策,破瓶頸、強弱項,大力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效率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深入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首都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笆奈濉逼陂g,著力在以下五大方面下功夫:
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厚植鄉村教育情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把政治素質過硬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持續組織鄉村教師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學習實踐活動,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好黨員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建強鄉村學校思政教師隊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強教育實效。引導鄉村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鄉村教師立足鄉村大地,厚植鄉村教育情懷,踐行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做鄉村教育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二是創新鄉村教師編制管理,提高編制的使用效益。創新教育部門所屬幼兒園教職工配備人員額度的管理方式,開展教育系統事業編制“周轉池”制度試點,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制度改革,根據鄉村學校各學段生源變化、小班化教學、師生比、班師比等要素,按照高于城鎮學校的教職工編制標準每3年核定一次鄉村學校教職工編制總量和崗位結構比例,實行教職工編制城鄉、區域統籌和動態管理,盤活編制存量,合理調配使用事業編制,提高使用效益,優先保障鄉村教育事業發展需要。
三是拓展鄉村教師來源渠道,吸引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持續實施拓展中小學教師來源行動計劃,每年增加2250名師范生培養指標。持續實施鄉村教師特崗計劃,捆綁非京生源畢業生指標,每年面向全國招聘350余名緊缺學科鄉村教師,非師范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滿5年后給予4萬元一次性補助,吸引優秀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完善交流激勵機制,提高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的比例,深化鄉村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為鄉村學校設置市級骨干教師專項指標,設置中小學特級校長流動到鄉村學校任職專項指標,將到鄉村學校任教1年以上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必要條件,3年以上作為選任中小學校長的優先條件,城鎮教師校長在鄉村學校交流期間,享受相同標準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吸引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持續實施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支持全市區級以上骨干教師為鄉村學校初中學生提供開放型在線輔導,實現優質教師智力資源在線流轉,為鄉村學生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在線教育服務供給。
四是提高地位待遇,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建立由鄉鎮黨委、政府組織,村委會、鄉村學校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重點研究和解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困難和問題。完善鄉村學校教師績效工資管理辦法,持續實施市級財政支持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根據鄉村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制定差別化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標準,每月補助最低1400元,最高4000元;支持相關區政府制定區級財政支持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進一步完善差別化的補助標準,顯著提高了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支持有關區為鄉村教師租賃周轉房,幫助鄉村教師解決住房困難。完善榮譽制度,在各類人才項目、榮譽表彰、評獎評優中,向鄉村教師傾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對長期在鄉村學校任教的優秀教師給予物質獎勵。
五是創新教師教育方式,促進鄉村教師專業化發展。每年定向培養100名本土化鄉村教師,鼓勵支持師范院校為鄉村學校培養教育碩士。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構建鄉村教師專業發展體系,創新培訓方式,采取頂崗置換、網絡研修、送教下鄉、專家指導、校本研修等多種形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設立專項經費,支持鄉村教師自主選擇參加市級以上骨干教師的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探索拓展鄉村教師開放型在線研修方式,全面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支持鄉村教師選擇城區優質資源校參加跟崗脫產培訓,全方位體驗城區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修過程。組建專家團隊,以送培訓到鄉村學校的方式,開展整?;蛘麑W科推進的研修活動,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支持鄉村學校聘請外教,推進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幫助培訓鄉村英語教師,提升鄉村學校英語教學水平。
通過綜合施策,精準支持,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進一步夯實“越往基層、越是邊遠、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發展快”的良好局面,造就出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為首都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劉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