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治11月29日消息(記者張佳琪 李楠)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對于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浙江省經過試點探索,已在全省全面推開;山西、安徽、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省已出臺專門文件,在省級層面全面推動。其他省份的部分地市、區縣也積極參與改革探索。針對“縣管校聘” 管理改革的推進情況,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巡視員劉建同進行了解讀。
23省份已明確實施路徑
教育部聯合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14年印發的《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提出要“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試點先行、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思路,
2015年、2017年,教育部分兩批共公布了49個“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區,通過示范區建設,探索教師隊伍管理新機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在各省份已公開的落實中央4號文件的實施意見中,均提出要實行“縣管校聘”,其中有23個省份明確了“縣管校聘”的實施路徑。
今年5月,在湖北省宜昌市還開展了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集中調研活動。
主要做法是“五個堅持”
“‘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主要做法是‘五個堅持’?!苯逃拷處煿ぷ魉狙惨晢T劉建同表示,首先要堅持聚焦問題,形成改革共識。各地通過大量的調研和廣泛的宣傳,使黨委政府、教育系統和相關部門深化了對“縣管校聘”改革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推進改革廣泛而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劉建同看來,堅持統籌協同,形成部門合力也是重要方面。改革涉及不同部門職責調整,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是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山東省連續三年將“縣管校聘”改革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列為省政府重點改革項目。山西省長治市將“縣管校聘”改革列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之一,全市各級各部門聯動重點落實。廣東省韶關市將“縣管校聘”改革列入深化改革工作項目,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縣管校聘”管理改革還要堅持因地制宜,創新管理機制。地方主要為因地制宜、推動縣區層面進行改革。浙江省印發文件,明確在“縣管”中編制和人社部門管總量,教育部門在總量內調整各學校的編制方案和崗位方案,報編制和人社部門備案。山西省長治市制定意見和辦法,理順教師管理機制,完善教師競聘和退出機制。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設立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全區教師編制統一管理、人員統一調配、經費統一籌措。
“‘堅持強化配套,系統開展改革’也至關重要?!眲⒔ㄍJ為,“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是對教師管理體制的全面、系統調整,在聚焦部門職責調整的同時,各地也注重配套制度改革,注重完善教師補充、聘用、交流、培養培訓和激勵等一整套機制。山東省建立以課時量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完成課時量作為申報職稱和競聘崗位的必要條件,納入教師崗位目標任務。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按照“上崗必競、三級競聘”的思路,實施教師全員競聘。
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確保隊伍穩定。地方在改革中注重人文關懷,對年齡大、患重病、哺乳期教師等特殊人群進行傾斜照顧。浙江省對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和患重大疾病等的教師,原則上在原聘用學校續聘。努力為待崗教師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和平臺,幫助他們重新競聘上崗。
劉建同提到,通過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力提高了編制崗位等的使用效益,有效激發了教師隊伍的活力,促進了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使更多優質的教師資源惠及到更多學校和學生,進而促進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
劉建同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大力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總結推廣包括山西長治市在內一批典型示范經驗,指導和鼓勵各地深化探索,不斷加大部門協調,加強改革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