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0月17日,《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師資12條”,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職教20條”第12條提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而最新印發方案即是對上述條款的細化落實,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印發。
方案提到,到2022年,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建設100家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建成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
鼓勵高校培養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
如何解決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來源單一等問題?
方案提出,首先是加強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師范)學院建設,并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技術師范教育。
鼓勵高校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和企業技術人員為重點培養職業教育教師,完善師范生公費教育、師范院校接收職業院校畢業生培養、企業技術人員學歷教育等多種培養形式。
支持高校擴大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探索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
方案還提出“兼職”途徑。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暢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兼職從教渠道,規范兼職教師管理。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
此外,方案提出,要聘請一大批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到學校兼職任教。
每年選派1000名骨干教師國外訪學
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短缺,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瓶頸。如何職業院校教師素質?為此,方案提出多項舉措。
方案指出,通過跟崗訪學、頂崗實踐等方式,重點培訓數以萬計的青年骨干教師。建設 1000 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1000 個國家級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人才需要,打造一批覆蓋重點專業領域的“國家工匠之師”。
2019—2021年,面向中職、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組織其骨干教師分批次、成建制赴德國等國家研修訪學,每年選派1000人。
校企雙向流動不暢問題如何解決?方案明確,要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推進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