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師工作司
一、教師節設立3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成就
教師節1985年設立,至今已經有35個年頭。35年來,教師隊伍取得長足發展。特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奮力書寫教師隊伍建設“奮進之筆”,全國教師隊伍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ㄒ唬┱咧误w系更加“全方位、全領域”。中央層面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師隊伍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還制定了“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計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專項計劃,夯實教師工作政策基礎,增強教師工作保障能力。
?。ǘ┙處熽犖榻ㄔO更加“有規模、有質量”。首先,隊伍規模大幅增長。全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比1985年的931.9萬人,增長79%。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一支了不起的力量”。其次,素質能力大為提升。學歷上,相比1985年,小學、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分別增加了61.59個百分點、80.59個百分點。能力上,2012年以來,“國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再次,師德師風建設成效顯著。以李保國、黃大年等為代表的優秀教師不斷涌現?!吨行W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大中小幼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相繼出臺,師德師風建設進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ㄈ┼l村教師提升更加“增活力、增底氣”。一方面,實施“特崗計劃”。2012年以來,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萬名特崗教師,持續為鄉村教育輸入“新鮮血液”,優化了鄉村教師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助力脫貧攻堅。通過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等,為“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補充教師近25萬人,每年精準培訓骨干教師上萬人次。
?。ㄋ模┙處煹匚淮龈印笆茏鹬?、受關注”。一是建立工資待遇保障制度。教師工資由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二是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調整完善教師職稱政策,中小學高級職稱結構更加合理,激發了中小學教師長期從教、終身從教的熱情。三是健全國家教師榮譽制度。2010年起,每年推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每五年推選“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教師節設立35年來,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下,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成就空前。
二、中央4號文件落實情況
2018年初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央4號文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政策文件;在上一個教師節召開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凸顯教師隊伍建設的分量之重、地位之高??梢哉f,中央4號文件的印發、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四梁八柱”已經建成。為把中央好政策落實、落地,我們重點推進了以下工作:
一是把好“一個根本”
這就是:牢牢把握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這個根本。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工作、指導工作,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教師工作各方面、各環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保證教師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正在研制《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二是用好“兩個合力”
——凝聚相關部委合力。加強與中編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的溝通協調,推動中央4號文件、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落地生根,推動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
——凝聚地方黨政合力。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在投入上更多向教師優先傾斜?;竟べY調標向義務教育教師傾斜、生均撥款向師范專業傾斜;在編制上優先保障教師需要。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向教師隊伍傾斜。安徽、江西、山西、內蒙古推出“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山東、福建實行“教師編制周轉專戶”政策等。目前,32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出臺了中央4號文件的實施意見,我們也委托第三方在建立各地落實情況的監測評估體系。
三是打好“三場硬仗”
——打好教師教育振興戰。著力抓好六件事:第一,嚴控師范類院校改制。全國現有高等師范院校199所,舉辦師范教育的非師范院校406所,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第二,擴大師范生公費教育規模。2019年,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招收公費師范生8441人,比2018年增加2015人。近90%的2019屆公費師范畢業生直接回中西部中小學任教。第三,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全國共有60個師范專業通過第二級專業認證,2個師范專業通過第三級專業認證,認證結論有效期6年。第四,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引導廣大教師主動適應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變革,開展寧夏、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第五,加強職業教育教師建設。研制《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今年遴選首批12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第六,實施“國培計劃”。單設“幼師國培”項目,有針對性地提升幼兒園教師素質能力;“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優先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級貧困縣、“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縣;“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國培項目”,每年對2000名高校新入職教師開展專項培訓,幫助中西部新入職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打好脫貧攻堅助力戰。聚焦貧困地區一線,變“輸血支教”為“造血興教”,培養帶不走的本土化高素質教師。2019年,“特崗計劃”、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等,為新疆補充3萬余名高質量教師。組織14家名校長領航工程培養基地、143位名領航校長和320多名骨干教師精準幫扶四川涼山州14個縣(區)。協調北京師范大學等13所高?!敖M團式”幫扶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打好教師管理持久戰。首先,振“師道尊嚴”。樹典型,追授鐘揚、鄭德榮、李芳,授予曲建武、陳琳等“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報請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狈Q號;設禁區,出臺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三個職業行為十項準”,今年分兩批公開曝光了10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典型案例。其次,提“地位待遇”。完善教師榮譽制度。比如,云南每年遴選500名突出貢獻鄉村教師,每人獎勵10萬元。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增長機制。比如,河南從發放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增設地方教齡津貼和“提標擴面”農村教師生活補助著手,形成“三項津貼補助”,提高教師待遇。還有,拓“發展空間”。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研制《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各地結合實際,創新舉措。比如,內蒙古、黑龍江、福建、山東、湖北等地均出臺文件,提高了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
三、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和重點活動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主要組織以下活動:
?。ㄒ唬┤珖逃到y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活動。表彰全國模范教師720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80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600個,以及全國優秀教師1440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60名。
?。ǘ┤珖虝丝M七x活動。今年是第十屆,每年推出10位。今年產生的10位,涵蓋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其中:男教師4人、女教師6人;年齡最大69歲、最小33歲;鄉村教師2人、少數民族3人。
?。ㄈふ易蠲澜處煷笮凸婊顒?。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該項活動,9月10日晚黃金時段在央視播出頒獎典禮。
?。ㄋ模┬聲r代教師形象在線宣傳。在“學習強國”APP上推出“教師”專欄,刊載反映教師隊伍建設的系列圖文,播出中央領導同志關心教師的系列紀實報道;會同網信辦發布教師題材微視頻。
?。ㄎ澹┼l村特崗教師巡回報告活動。組織優秀特崗教師報告團赴有關省份開展巡回報告,帶動吸引高校畢業生和廣大教師投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
?。┙處燁}材優秀影片展播活動。9月10日前后集中展播《一生只為一事來》《我是班主任》《芬芳》等教師題材影視片。
?。ㄆ撸┬聲r代教師好故事征集活動。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向全社會征集反映教師高尚師德和教書育人的好故事,在新媒體進行展示,擇優推薦改編成影視劇作品。
?。ò耍┩茝V教師志愿服務品牌活動。指導全國教師志愿服務聯盟推進志愿服務課后服務示范點建設,打造“教師志愿者+課后服務”系列活動。教師節期間遴選推出一批示范學校和教師課后服務典型進行重點宣傳。
四、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1. 河北省興隆縣六道河中學賈利民
2. 山西省長治市第二中學許軍則
3. 上海宋慶齡學校封莉容
4. 江西省南昌市啟音學校張俐
5. 中南大學桂衛華
6. 廣西北海市潿洲島幼兒園范徽麗
7.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李琳娜
8.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顧昌華
9. 西藏自治區雙湖縣協德鄉完全小學拉姆
10. 西北師范大學王宗禮
今年是教師節設立35周年,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35年風雨歷程,70年砥礪奮進,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書寫了壯麗篇章。人民群眾向往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需要更好的教師。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我們將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筑夢育人“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努力開創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新局面,為造就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