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胡文忠表示,職稱改革以來,暢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中小學教師等群體的職業發展空間得以拓寬,一大批優秀教師取得了正高級職稱。截至目前,全國已有9854名中小學教師取得正高級職稱,其中有180名幼兒園教師,有利于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通過改革,引導廣大教師回歸講臺,回到教學一線,評出了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教師、卓越教師和教育家型教師,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耙惨龑Ы處熛蚧鶎雍推D苦邊遠地區流動。通過職稱評聘的導向作用,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城鎮教師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積極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p>
為了更好地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作用,胡文忠介紹,他們會聚焦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技工院校教師和高等院校教師的不同職業特點,不斷完善評價標準。
具體來說,要堅持育人為本,突出對教書育人、工作實績考察,也要破除“四唯”傾向。胡文忠強調,一是淡化學歷要求,為不具備學歷的特殊人才建立特殊通道;二是淡化論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改變片面地將論文、著作數量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鉤的做法,將教案、教研報告、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學生實習成果等作為評價的內容;三是淡化資歷要求,對優秀教師和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以不受層級的限制,直接申報高級職稱;最后是淡化獎項要求,不對獎項做硬性要求,不把榮譽性稱號作為職稱評定限定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