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記者 李欣 見習記者 盧薇朵)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開學季來臨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也將在下周到來。今年是第35個教師節,教育部今天(3日)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節設立35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師隊伍的建設情況。
根據介紹,十八大以來,我國教師隊伍規模得到大幅增長,教師薪資顯著提升,教師工資排名已經位列全國19大行業中的第7位。
十八大以來,全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全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比1985年的931.9萬人增長79%,教師隊伍建設更有規模與質量。任友群說:“學歷上,相比1985年,小學、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分別增長了61.59%和80.59%。能力上,2012年以來,‘國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p>
任友群指出,中小學教師工資的增長機制也得到了完善,教師待遇明顯提升:“教師工資由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p>
在財政投入方面,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長呂建平在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加大對師范教育的投入力度,對師范生按照每生每年14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同時將繼續對農村教師予以財政支持,并且積極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呂建平表示:“力爭到2020年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中央財政對地方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給予積極支持。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繼續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p>
在教師編制方面,中央編辦四局巡視員、副局長田中指出,在編制上優先保障教師需要,不斷提高編制標準,統籌調劑存量資源,滿足教育教學要求。田中說:“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在事業編制總量只減不增的同時,適當收回分散在各事業單位的部分空編,通過跨行業跨層級調劑、周轉使用、合理配置,優先滿足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p>
目前,學前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也是發展速度最快、普及潛力最大的教育階段。針對學前教育教師培養短板,今年教育部在“國培計劃”中單設了“幼師國培”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在會上介紹,發改委配合擴大了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提升了學前教育教師的素質能力。歐曉理說:“‘十三五’規劃以來,我委通過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各地加強幼兒師范??茖W校和幼兒師范學院建設,重點突出保教實訓能力提升,有力推動彌補了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p>
下一步,為更好地推動教師隊伍建設,任友群表示,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要完善師德失范問題的防范與查處工作體系,做好《關于加強新時代思想中小學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落實工作,做好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另外,新時期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文件也會出臺。同時,還將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振興,協調部屬師范大學根據各地實際需求,增加公費師范生的供給。增加中小學教師的編制,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發展,積極推動公辦幼兒園編制標準的出臺。加強教師權益保障。
任友群介紹:“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