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比1985年的931.9萬人增長79%。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痹?月3日上午召開的教育部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公布了這一數據。
教師節設立3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教師隊伍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教師地位待遇更受關注
在教師數量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教師素質能力也大為提升。發布會上公開的一組數據顯示,相比1985年,小學、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分別增加了61.59個百分點、80.59個百分點。2012年以來,“國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
“師德師風建設成效顯著,以李保國、黃大年等為代表的優秀教師不斷涌現,《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大中小幼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相繼出臺,師德師風建設進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比斡讶赫f。
鄉村教師隊伍是整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短板,如何持續為鄉村教育輸入“新鮮血液”?任友群說,教育部對此專門實施了“特崗計劃”,2012年以來,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萬名特崗教師,優化了鄉村教師隊伍結構。此外,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等,為“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補充教師近25萬人,每年精準培訓骨干教師上萬人次。
“教師工資由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十九大行業排名第七位?!比斡讶罕硎?,國家建立了工資待遇保障制度,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激發了中小學教師長期從教、終身從教的熱情。健全國家教師榮譽制度,2010年起,每年推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每5年推選“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的背后,是“全方位、全領域”的政策支撐體系。據介紹,教師節設立35年來,中央層面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師隊伍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還制定了“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計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專項計劃,夯實教師工作政策基礎,增強教師工作保障能力。
凝聚部委和地方黨政兩個合力
在發布會現場,中央編辦、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和教育部五家部委相關司局負責人首次集體亮相,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加強與中編辦、發改委等部委的溝通協調,推動中央4號文件、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落地生根,推動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比斡讶赫f。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擺出了幾組數據:“十三五”以來,發改委通過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過10億元,支持各地加強幼兒師范??茖W校和幼兒師范學院建設;從“十二五”至今,累計安排中央投資超過200億元,支持建設40多萬套教師周轉宿舍;黨的十八大以來,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40余億元,支持近50所普通師范高校建設。
“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市)公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基本達到或超過全國統一的編制標準,所有省份在事業編制總量只減不增的同時,均保持了教職工編制的基本穩定和逐步增長,總體滿足了教育教學需要?!敝醒刖庌k四局巡視員、副局長田中表示,下一步,中央編辦將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市縣調整力度,原則上以省為單位每兩年左右調整一次,市、縣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可隨時調整。適當收回分散在各事業單位的部分空編,統籌調劑,優先滿足中小學教育事業發展需要。
教師工資待遇是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以義務教育為重點,督促各地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力爭到2020年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必斦靠平毯臀幕緟谓ㄆ奖硎?。據介紹,從2018年7月1日起,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提高至西部地區年人均3.82萬元,中部地區年人均3.52萬元。2013—2019年累計安排獎補資金198.2億元,實現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覆蓋,每年惠及約127萬名鄉村教師。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9854名中小學教師取得正高級職稱,其中有180名幼兒園教師取得正高級職稱?!比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介紹,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
在凝聚相關部委合力的同時,教育部進一步凝聚地方黨政合力,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在投入上更多向教師優先傾斜?;竟べY調標向義務教育教師傾斜、生均撥款向師范專業傾斜;在編制上優先保障教師需要。
目前,32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了中央4號文件的實施意見,教育部正委托第三方建立各地落實情況的監測評估體系。
打好教師教育振興、脫貧攻堅、教師管理三場硬仗
“全國現有高等師范院校199所,舉辦師范教育的非師范院校406所,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初步形成?!比斡讶罕硎?,為落實好中央4號文件,教育部將著力打好教師教育振興戰。
據任友群介紹,教育部嚴控師范類院校改制,擴大師范生公費教育規模。2019年,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招收公費師范生8441人,比2018年增加2015人。近90%的2019屆公費師范畢業生直接回中西部中小學任教。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全國共有60個師范專業通過第二級專業認證,兩個師范專業通過第三級專業認證,認證結論有效期6年。
“國培計劃”改革不斷深化,2019年,“國培計劃”單獨設立“幼師國培”項目,有針對性地提升幼兒園教師素質能力;“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優先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級貧困縣、“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縣;“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國培項目”每年對2000名高校新入職教師開展專項培訓。
“聚焦貧困地區一線,變‘輸血支教’為‘造血興教’,培養帶不走的本土化高素質教師?!比斡讶航榻B,2019年,“特崗計劃”、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等,為新疆補充3萬余名高質量教師。
如何振“師道尊嚴”?教育部樹典型,追授鐘揚、鄭德榮、李芳,授予曲建武、陳琳等“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報請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狈Q號;設禁區,出臺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三個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今年分兩批公開曝光了10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典型案例。
在提高教師待遇方面,云南每年遴選500名突出貢獻鄉村教師,每人獎勵10萬元,完善教師榮譽制度。河南省從發放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增設地方教齡津貼和“提標擴面”農村教師生活補助著手,形成“三項津貼補助”,提高教師待遇,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增長機制。
“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比斡讶赫f。
各地結合實際,創新舉措。山東省設立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建立基層教師“單獨評審,定向使用,兌現待遇,離開無效”的職稱評審制度,有效增強了基層教師職業吸引力。浙江省允許試點學校根據學段、地域等實際,制定符合學校特點的評價標準,允許不同學科、不同崗位教師之間存在評價標準差異。(本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焦以璇 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