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咸陽6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歲末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后,據不完全統計,39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共建設了各類試驗站300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500余個,各類農業推廣示范基地和特色產業基地近1400個,服務涉農企業1700余家,示范推廣新成果1萬余項,新增產值近6000億元。
據悉,《行動計劃》是推動高校加快構建服務支撐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體系的指導性文件?!缎袆佑媱潯穼Ω咝?萍紕撔路锗l村振興作出了總體設計和系統部署,計劃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完善高??萍紕撔麦w系布局,強化高??萍己腿瞬胖文芰?,顯著提升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質量,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使高校成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創新和技術供給的重要力量、高層次人才培養集聚的高地、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政策咨詢研究的高端智庫,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表示,《行動計劃》出臺后,各高校積極響應,貫徹落實中央和教育部要求,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進一步匯聚高校創新資源,深入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已經有30余家單位制定了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方案,13家單位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
“高校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之以漁,既組織專家、教授深入縣、鄉、村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又開門辦學加強基層培訓服務。以39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為例,累計派出科技特派員4.6萬人次,培訓鄉村振興人才48萬余人次,培訓農業技術人員43萬余人次,以各種形式培訓新型農民250余萬人次?!崩壮陶f。
雷朝滋表示,下一步要把推進《行動計劃》的具體落實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
“引導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支持高校通過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等資源,加強對從事鄉村振興相關基礎性研究、技術推廣研究的科技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持。布局一批鄉村振興領域創新平臺,建設交叉研究的前沿科學中心。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大需求,推進產教融合,加快一流農業大學、一流農業學科建設?!崩壮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