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郭亞麗)今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園,是國家一貫堅持的政策導向?!彼麖娬{,規范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使用,是一舉多得的惠民政策。
呂玉剛表示,“小區配套幼兒園是重要的公共教育資源,應該提供普惠性的學前教育服務。2010年出臺的國十條文件當中,當時就已經明確,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小區必須配套建設幼兒園,并且進行移交,辦成公辦園或者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也就是說,既要建,還要交,還要辦成普惠性幼兒園,這個普惠性幼兒園,既包括公辦園,也包括普惠性的民辦園?!?/p>
“現在做這項工作,實際上是針對過去有一些地方對‘國十條’這條政策規定落實不到位,也就是《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當中提出的存在著規劃不到位、建設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的這四個突出問題來進行治理,實際上是對原有政策的進一步推進落實?!眳斡駝傉f。
呂玉剛表示,從“國十條”到中發39號文件都一再、一貫強調,國家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并做了明確的規定,提出了堅持公辦民辦并舉的原則。學前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從現實的情況看,我們必須調動一切力量,來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統籌各類資源發展學前教育事業。所以,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園,是國家一貫堅持的政策導向。
呂玉剛強調,規范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使用,是一舉多得的惠民政策?!敖鉀Q小區配套園普惠性使用問題,既可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的供給,又可以提高普惠水平,還可以解決送孩子入園遠的問題,也就是解決了入園難、入園貴、入園遠問題,這是個一舉多得的好政策。在國辦下發的《通知》當中特別強調了這個問題。我們要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動搖,堅持學前教育公辦民辦并舉的原則不動搖,堅持積極穩妥地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的決心不動搖,也就是這件事情必須要做好,滿足老百姓入園的要求,同時還要積極穩妥地推進?!?/p>
要做好這項工作,呂玉剛表示,第一是要摸清底數,“因為這跨越了很長的時間,要把底數弄清楚。所以我們這項治理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以縣為單位,對每個小區配套幼兒園情況進行摸排。我們已經制定了一個填報系統,以縣為單位,逐一填報這個系統,全面摸排,掌握每個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情況,對每小區配套幼兒園存在的問題列個清單,建立臺賬。在這個基礎上,從各地實際出發,‘一園一案’‘一事一議’,制定具體整改方案。這是第二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逐園逐區進行整改。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將會同住建部加強對工作的指導,認真分析各地摸排情況、存在的問題,對共性問題加強政策研究和指導?!?/p>
第二是總結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按照原來的工作計劃要求,4月底前要完成摸排工作?!拔覀冇媱澰?月份召開一次治理整改的推進會,摸排工作已經完成了,情況已經清楚了,為有針對性地推進整改工作,我們將召開一次推進會,部署各地采取積極穩妥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實工作。之后,還將組織專項督導檢查,檢查各地治理整改情況,是不是落實到位了,該整改的是不是整改完了,加大這方面的監督檢查。在這個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對一些履職不到位的問題要進行約談、問責,確保這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把好事做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努力滿足適齡兒童接受入園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