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記者 王啟慧)2018年是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的第六年,基本均衡發展進入攻堅階段。今天,教育部“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走進江西,介紹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有關情況。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田祖蔭在發布會上表示,全國92.7%的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338個縣累計投入義務教育2544億元 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田祖蔭介紹,2018年共安排國家督學和專家528人次,隨機檢查學校3,476所,并對2018年以前通過認定的2,379個縣進行檢測復查。2018年,督導評估認定18個?。▍^、市)的338個縣。截至目前,全國有2,717個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占全國總縣數的92.7%。中西部地區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縣數占比達到90.5%,有16個?。▍^、市)整體通過評估認定。
“通過督導評估,地方各級政府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碧镒媸a說,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以來,338個縣在義務教育階段累計投入2,544億元,新建學校1,598所,改擴建學校近4萬所,新增學位368萬個,累計建設各類校舍面積5,097萬平方米,新建體育運動場館4,424萬平方米,新增實驗室、功能室13萬間,新增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194億元,新增圖書2.2億冊,新增計算機163萬臺。
新認定縣補充教師22萬人 其中音體美科學信息教師4萬人
田祖蔭介紹,各地健全教師補充機制,完善編制管理,通過定向培養、全科教師、特崗、支教、轉崗培訓等多種方式,重點解決鄉村教師短缺問題,優化教師專業、學科、年齡和性別結構;完善校長和教師交流機制,促進了師資均衡配置;創新培訓內容和形式,持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待遇,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以來,338個縣共新補充教師約22萬人,其中,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約4萬人。
據介紹,新疆啟動地方特崗計劃,改革招聘方式,形成上下聯動的教師補充格局,13個縣2017年共補充義務教育階段教師1.4萬人。湖南實行向農村傾斜的差別化待遇,落實了每人每月200-1400元不等的多項鄉村教師補助政策。西藏大力實施教師“暖心工程”,為中小學建設教工之家,為偏遠學校教師發放交通補貼、生活補助、防寒服,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協調解決教師夫妻兩地分居問題。
此外,各地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加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力度、提高困難家庭學生資助水平、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努力保障各類特殊群體公平受教育權益。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48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比例達到95%。田祖蔭坦言,單從數量上看,距離國家規劃目標已經不遠。但從工作任務上看,很多地區自然條件艱苦,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教育發展基礎薄弱,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
他表示,未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采用“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兩手抓策略。今年在發展規劃、財政投入、資源配置上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加強控輟保學力度,充分發揮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優化學校布局,確保校園和師生安全,嚴格控制重點校、大校額、大班額,不斷適應新的入學變化和需求;持續推動各地向貧困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基本辦學條件都達到“20條底線”要求;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加強學??茖W化、精細化管理。